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

不解聖經的一段話--箴十八:21 [回覆知識+]

問 題

寄給朋友 加入追蹤清單

不解聖經的一段話--箴十八:21

發 問 者: 大姊 ( 初學者 4 級 )

發問時間: 2006-10-26 14:47:24 / 解決時間: 2006-11-01 23:14:11

解答贈點:5 / 閱覽:255 / 回答:6 / 意見:2 / 正面評價:57%



箴十八:21



「生死在舌頭的權下,喜愛它的,必吃它所結的果子。」



我想要了解深入一些,



所以想請問大家對這句話的見解

2006-10-27 23:05:51 補充

非常感謝大家幫我解答,大家都有很棒的觀點耶!



聖經裡的話語果然有很深的意義存在



至於下面有人提及,為什麼只有五點



我感到很抱歉...如果下次我記得選了話



我會增加,呵呵...

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回 答 者: 鳥人 ( 初學者 5 級 ) 5 票

回答時間: 2006-10-27 08:26:58





聖經啟導本提到[箴言18:21]是作為[箴言18:20]的解釋

而... [箴言18:20] 人口中所結的果子、必充滿肚腹.他嘴所出的、必使他飽足。

聖經啟導本的解經提到是說:人須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,並擔當後果.





●以上解經似乎是針對個人的口應當節制,

而以下是當初一開始看版主題及[箴言18:21]時,

敝人將"舌頭"兩字視為 責備、管教,

而分不同的角度分析,也分享給各位好了,

希望幫助各位廣義的思考,若有偏差,煩請允予指教~



(1)神的舌頭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以神對人的管教來說,喜愛責備、管教的,必能因為虛心而結出個性的果子,生命也因為不斷的學習,而充滿活力~



[箴言3:11-12] 我兒、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〔或作懲治〕、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.因為耶和華所愛的、他必責備.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。



[箴言6:23] 因為誡命是燈.法則〔或作指教〕是光、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.





(2)人的舌頭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也因為願意學習耶穌柔和謙卑的個性,也會接受別人誠懇直接的意見,不會只聽順耳卻虛假的言語.



[箴言27:5] 當面的責備、強如背地的愛情。





(3)自己的舌頭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當我們對別人的角度時,因為學習了神的各種教訓,開始懂得愛人,幫助別人改變成長時,是能夠用愛心說誠實話,有智慧的切合別人當下的需要,又不失真誠直接~



[箴言12:18-19] 說話浮躁的、如刀刺人.智慧人的舌頭、卻為醫人的良藥。口吐真言、永遠堅立.舌說謊話、只存片時。





●以下經文又更全面,除了提到神的教訓,也提醒到個人的口舌分享需造就人,以及有些該謹守的部份

[箴言13:1-3]

智慧子聽父親的教訓.褻慢人不聽責備。

人因口所結的果子、必享美福.奸詐人必遭強暴。

謹守口的、得保生命.大張嘴的、必致敗亡。





參考資料

聖經、聖經啟導本

2006年10月15日 星期日

聖經中的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,請問什麼是信心呢? [回覆知識+]

聖經中的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,請問什麼是信心呢?

發 問 者: >__ ( 初學者 5 級 )

發問時間: 2006-10-15 19:34:53 ( 還有 9 天發問到期 )

解答贈點:5 / 閱覽:15 / 回答:1 / 意見:2



如題....

到底什麼叫做信心押??

希伯來第11章論信心那裡....

看不太懂...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回 答 者: 鳥人 ( 初學者 5 級 )

回答時間: 2006-10-15 23:14:13



還沒發生過的事情、或自己未曾嘗試的事情、

或以經驗、知識、推論來說是Mission Impossible的(如[希伯來書11章]舉例那些信心榜樣的故事);

能相信神的帶領,透過禱告、由聖經體會了信念、或謙卑意問意見,

而願意去面對,活出信念,作決定去嘗試、突破的態度,即可稱之為"信心";

且有了信念、方向感,會使過程無論是否平順,心態都能正面、喜樂的接受結果,

因為由挫折中體驗到的,會視為神所賜與學習的機會,使內心不僅只是平靜安祥,更是充滿感謝~



[雅各書1:2~4]

我的弟兄們,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,都要以為大喜樂;

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,就生忍耐。

但忍耐也當成功,使你們成全完備,毫無缺欠。



[約翰福音12:24~25]

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: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

愛惜自己生命的,就失喪生命;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,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。